您好!欢迎光临工博士商城

艾尔发天行自动化

产品:11    
联系我们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高端产业低端化:我国机器人产业须自强
产品分类
新闻中心
高端产业低端化:我国机器人产业须自强
发布时间:2016-06-24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29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  当前是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机遇期,要抓住机遇,发展壮大自主品牌,全面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竞争力。
 
问题
 
    近年来,在国家大力扶持下,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——骨干企业不断涌现、机器人产业园快速发展。例如,工业机器人方面的骨干企业有沈阳新松、埃夫特、广州数控、哈博实、哈工大机器人、新时达、埃斯顿等;服务机器人方面的骨干企业主要有科沃斯、康力优蓝、纳恩博、风行天下、优比选等。
    但是,尽管如此,与美、欧、日等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。其主要体现在:
—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。
    尽管我国已基本掌握了本体设计制造、控制系统软硬件、运动规划等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,但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,仍存在较大差距。例如,我国缺乏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成果和创新理念,缺乏面向企业及市场需求的问题依然突出等。
——产品以中低端为主。
    目前,我国的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,主要是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,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,而应用于汽车制造、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,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,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%。
    ——企业成本压力大,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难以改变。
    2015年,我国约有75%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;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%依赖进口,主要来自日本、欧美以及中国台湾地区。
    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,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,比之于外企,国内企业要以高出近4倍的价格购买减速器,以近2倍的价格购买伺服驱动器,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容乐观。
——自主品牌认可度不高。
    由于用户企业已经习惯使用国外品牌,特别是使用量最大、对设备品质要求最高的汽车和电子工业,导致自主品牌的本体和零部件产品不能尽快投入市场,甚至有成功应用经验的产品也难以实现推广应用。
    此外,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,九成企业规模在1亿元以下,即使龙头企业沈阳新松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6.9亿元,但与库卡等销售收入均超过百亿元的外企来比,仍然偏小。
——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。我国在机器人方面缺乏行业标
准和认证规范,企业在设计产品时缺乏统一的物理安全、功能安全、信息安全等规范指标,技术尚未成熟便抢先上市,导致国产机器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。
    此外,行业进入门槛低,部分企业未找准产品定位便盲目投入,忽略技术研发,产品以组装为主,造成大量低端产能。
 
对策
 
    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,特提出5项建议:
    首先,完善政策扶持体系。具体包括,应在资金、税收、产品销售补贴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,提高国产工业机器人使用率;落实生产企业税收优惠政策;扩充《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》,以促进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;研究制定行业应用指导政策;允许成立租赁公司促进小企业对于机器人的使用;鼓励金融资本、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参与机器人产业,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。
    其次,加大技术研发力度。建议针对应用需求,开展工业机器人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和制造工艺技术研究,攻克关键零部件技术并实现产业化;
建设人工智能、感知、识别、驱动和控制等下一代技术研发平台,同时关注没有被现有机器人技术体系所纳入的如能源、大数据、安全和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等。
    再次,深入开展示范应用。围绕加快发展我国智能制造的需求,推动典型应用示范工程,在汽车、电子、纺织、物流、国防军工、民爆、制药、半导体、食品等行业开展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示范;推进减速器、控制器、伺服电机及驱动器、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示范应用。
    第四,集中突破重点产品。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集中主要的技术力量和资金,重点突破面向汽车、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的2~3种工业机器人,掌握总体技术,并形成规模应用,进而带动我国工业机器人相关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。
    最后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切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,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。 


 

联系热线:15000938171   联系人:周经理 联系地址:上海市宝山区富联一路98弄6号

技术和报价服务:星期一至星期六8:00-22:00 艾尔发天行自动化